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谨慎性原则的量变性与适度性原则(增强谨慎性原则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用敷料产品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来划分,分别按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店家将消炎、损伤等词进行模糊


△一些店铺甚至不放产品详细图


很多消费者对于“械字号”或“医美”面膜的具体含义也并不了解。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更多的是关注效果,医院皮肤科在使用的,会觉得健康程度上更有保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医生李嘉伦表示,实际上,“械字号”面膜或“医美”面膜的称呼是不规范的。“不存在‘械字号’面膜这样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械字号’的医用敷贴,它本身类似于受伤时医生给开的膏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皮肤科专家张文鹤进一步解释,作为一种皮肤受损后的治疗产品,敷料贴不太可能含有商家所宣传的大量滋养皮肤的营养成分。“医用敷料贴必须要无菌,最常使用的杀菌方法,会用强紫外线进行照射,它会使很多成分变性。假如厂家宣传敷料贴是经过无菌处理的,同时还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就是一个矛盾的说法。”


日常护肤不建议使用“械字号”敷料


皮肤受损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针对“械字号”及医美面膜产品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其中提到,一些面膜类化妆品,将产品宣称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属于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李嘉伦提示,对于消费者日常护肤需求来说,不建议使用“械字号”敷料。“普通面膜是要求把所有的成分表都列出来,但是在‘械字号’敷贴上面,不需要把成分都列出来,所以如果有一些防腐剂或其他的东西,它是可以不用写出来的。”


皮肤科专家建议,如果确实出现皮肤受损的情况,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医用敷料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