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银行开户存钱存到财智卡上吗(往账户存钱必须要到开户行吗)

在上海镇坪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自助网点门前摆着两辆平板三轮车,车上拉着几捆刚刚拆除的废木条,施工工人正在忙碌地穿梭在堆满杂物的银行网点内。


“关停潮”来袭,柜员忙转岗


金融科技将银行物理网点武装到牙齿,不过还需要懂这些机器的讲解员来辅助客户使用这些智能机器。在此背景下,银行柜员一方面从前台走出来辅助客户使用这些先进机器,另一方面也给营销带来机会。


对公业务也不用跑网点了


目前,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技术在国内银行业的应用,主要停留在个人业务上,对公业务涉及较少。如果对公账户也能脱离网点,对已经客户粘度下降的网点而言更“雪上加霜”。


湖北武汉一家商贸公司企业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一个小企业去银行开立对公账户至少要到网点跑三次,第一次拿着营业执照、财务章和法人章等,在银行柜台下载开户账号。第二次等人民银行寄来开户资格证后,在网点办理财智卡和网银。“网银要三个工作日领取,所以还要来第三次,十分麻烦。”


不过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湖北武汉调研时发现,工商银行近期在湖北武汉发布的对公智能开户业务,则加速了小企业主与网点的粘度。通过一台可移动的银行“智能终端”,客户仅需到网点一次、最快30分钟便可办完对公账户开立等一系列业务。


其实,近年来银行在个人账户离柜开立等诸多零售业务的智能服务中,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迭代创新。更为核心的是,目前单家银行普遍面临与政府信息的对接难点。记者发现,此次银行对公账户智能开户背后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当地人行的大数据对接地方政府工商部门信息,直接读取到了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实际上是人行在背后帮了大忙。


第一财经记者在银行支行网点现场发现,在一台可移动的银行“智能终端”上,指纹仪、非接触式IC卡感应区、发卡扣、密码器等设备一应俱全,全部业务包括:账户管理、电子银行、存款转账、业务查询、对公业务以及理财等六大功能。


一位小企业法人,在智能终端上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插入了自己的身份证,选择了单位结算卡、企业网上银行证书等产品,之后打印卡户资料,补充企业信息,领取开户卡。全程一共仅用了30分钟。没有柜台,客户仅在银行客户经理的引导下就自助开好了账户。


看似简单的流程,冰山下其实涉及到央行、工商局、银行多部门庞大数据系统对接方式的改变。


具体而言,过去银行为工商企业开设人民币结算账户,表面上是上述企业主耗时多日,至少跑三次网点的等待;而背后银行与央行的操作流程也很原始。


王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到工商局取得登记机关登记资料,其次政府部门、财政部门都要到登记机关取得注册登记资料,之后,再到银行提供相应资料交给银行审核。银行审核后需要将资料复印,连同申请表格,证照复印件,送到人民银行进行审核。人行审核后,在人民币账户管理系统中,产生账户许可证,之后将账户许可证实物体交回银行。 银行再通知客户取证。中间耽误数日之久。


而此次,工行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所需资料全部使用数据方式下载,生成表格通过网络方式发布给央行。而人行账户登记系统与工商业务注册系统实现联机交易对接处理,开通银行查询功能。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银行也获利,当地方政府工商信息越来越公开,银行积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实力终于派上了用途,只不过会不会一不小心革了网点的命?


工商局与人行数据共享,颠覆对公业态


王征表示,下一步当地人行的2018年目标是在注册登记与开户一体化实现实时办理,客户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将工商企业注册与对公基本户开立一次性办理完毕。也就是说,未来企业注册也不需要跑工商局了,而是在银行柜台办理。


除了帮助银行提高商业服务效率外,央行有自己的“小算盘”,记者了解到,当地人行目前正在加强建立自己的金融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将工商信息、环保信息以及风险控制等应用都纳入该平台。先啃下工商信息数据对接,无疑夯实了自身平台建设和功能。


王征指出,下一步央行还可以通过上述数据对接为银行提供风险控制,只要工商局将纳入异常记录的企业名录信息推送给央行,央行再推送给辖内银行,那些注销、吊销执照、法人住址变更等此前金融机构无法掌握的信息将更容易被银行获取。


反观工商局而言,与人行的数据共享也能为工商部门业务提供更多探索方向。武汉市工商局注册登记局张萍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目前工商局在工商执照的申请上还按照过去的法律程序标准,不过与人行数据对接后,也希望利用人行信息来优化工商局的业务流程,实现双向互动。


而更颠覆的业态还在后面,随着国家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工商部门系统、数据与人民银行沟通对接的更加顺畅,将爆发出颠覆现有银行对公业务金融业态的潜力巨大。


“未来企业注册也不需要跑工商局了,而是在银行柜台办理,只需要5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工商企业注册以及基本账户开立一次性办好。这是2018年地方人民银行努力的目标。”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武汉市银行电子结算中心副主任王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不过记者了解到,在工行各地分行对公户智能化中,并非各地都有人行在背后支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工商信息给予支持。而那些在当地没有人行出面对接工商部门的地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对接是对公业务智能化面临的重要难点之一。


一位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目前国家也在推动政府部门数据的开放,不过从银行端看,单家银行撬动政府的能力还是比较弱。


工行表示,2017年以来,该行已经在湖北、浙江、江苏、贵州、四川等7个地区先上线了上述对公账户开立的智能化服务,今年还将增加河北、陕西等3个地区。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工行对公开户以法人为主,此前一年企业客户新增开户数为500万,以每个客户开户来网点3次计算,工行现有的一万多网点每年接待约1500万次企业主的来访。随着智能开户的上线,原有的开户时间从2-3小时被压缩为半个小时,3次被缩减至1次,业务量缩减程度较为可观。


除了智能开户外,多家商业银行目前在对公手机银行企业研发以及智能对公账户开立上也有很多探索研究。


例如,有的银行在手机端已经研发小微企业平台,正在逐步探索基于手机平台的开户方式,但是手机缺乏U盾等安全措施,更多是将企业信息传到银行,争取来一次银行网点进行交互完成全部业务办理。


虽然下一步银行对公业务离柜化必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下银行发展新趋势,不过仍然面临不少现实挑战。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地方政府信息数据向银行开放查询力度不够,阻碍了银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挖掘创新外,手机对公开户还面临更现实的问题。例如,王征表示,对公客户的身份识别与个人客户身份识别有一定差距。


上述大行分行副行长对第一财经指出,目前网点将呈现差异化模式,例如根据银行业务品种设置旗舰店,一些网点进一步补充人员,让业务授权进一步增多,网点业务内容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将差异化地考虑银行网点布局,例如将消费金融业务放进一些网点,中小企业放入特定网点,强调网点差异化。此外,还会强调网点轻盈化。与大型银行需要全产品、全时间服务的特点相反,一些地方客户量小,需要将柜台营业延伸到这些地方,一些网点变成人很少的轻型化网点。对于城市银行而言,需要进一步扁平化,压缩网点的管理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