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银行开户的二维码如何查账(如何查银行卡的开户行地址)


  收款条码将进行分类管理


  补税虽假,但收款码使用的确将迎来调整。去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收款条码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且将于2022年3月1日正式生效。


  《通知》提出,“应当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


  “听说下月起不能用微信、支付宝收款了?”记者走访了不少路边小店、摊贩发现,不少商户仍在使用个人微信和支付宝收款码。对于新规,很多小商户发出了疑问,也表达了担心,那个人二维码收款会受到影响吗?



  “个人收款码”功能不变


  2月22日晚,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优化条码支付服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表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精准和便捷的支付服务,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公告特别指出,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服务不减、体验不变,赋码过程免费,并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对账等服务。公告表示,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这意味着,两种收款码将同时存在。


  “支付宝”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派”微信公众号也相继发布了关于个人收款码相关情况的公告,均表示个人收款码可以继续正常使用。


  支付宝表示,2022年3月1日之后,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享受包括提现免费等一系列现有服务。此外3月1日起,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可升级“个人经营收款码”。升级过程完全免费。升级后,原有的收钱免费、提现免费等权益将继续享有,还将会享有更高的“敢收敢赔”保障额度等权益。支付宝表示,将结合用户的收款特征,对用户发出个人收款码升级邀请,在尊重用户选择的前提下,提供个人收款码升级服务。同时,用户原有个人收款码不停用、不关闭、功能不变。


  微信支付同样表示,用户原有个人收款码不停用、不关闭、功能不变。2022年3月1日之后,结合用户收款情况,将陆续通过微信收款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发出邀请,在用户自愿情况下提供个人经营收款码,免费领取物料码牌,还能享受经营账本、经营分析等更多权益和服务。用户如果希望申请,“收款小账本”首页会逐步向用户开放申请入口,申请完成后可享受同等待遇。


  “个人经营收款码”享更多支付功能


  由于个人收款码具有申请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有不少小商贩都会直接使用个人收款码用于经营交易。综合上述公告,意味着不管是路边早点摊的煎饼果子,还是菜市场的卖菜摊,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个人二维码收款,不论是对消费者扫码还是商贩收款,体验都没有变化。


  那么,“个人收款码”“个人经营收款码”“商家收款码”三者有什么区别呢?记者了解到,个人收款码的开通方式简单,打开微信支付或支付宝就可以使用。对于新增的“个人经营收款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将于3月1日起提供个人收款码升级邀约服务。


  业内专家表示“个人收款码”“个人经营收款码”可以用于没有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经营者;而商户收款码一般需要营业执照才能办理,服务商会收取一定费率。以微信为例,商户需要提前准备好营业执照原件、申请人身份证原件、收款后结算到账的银行卡、店铺的门头、店内照片等资料。然后,在微信搜索“微信收款商业版”小程序,点击“立即注册”按键,进入“微信支付商家助手”小程序后,点击“立即成为商家”,提交资料后腾讯官方会进行审核,审核成功就能获取微信商家收款码。


  同理,支付宝也有类似的商户收款码,商户在支付宝APP“商家服务”内按页面提示的要求填写申请信息。


  按照监管要求,“个人收款码”只能接受储蓄卡(借记卡)付款,不能接受信用卡、花呗等贷记产品付款;而“商家收款码”则可以接受信用卡、花呗等更多种信用支付工具付款。同样,对比“个人收款码”而言,“个人经营收款码”可以享受更多支付功能,当然,是否升级全看商贩是否自愿。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个人收款码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此前,多地都发生过商户收款码被更换的案件,还有不法分子通过静态码远程转移资金,所以建议尽快升级。


  多家银行 推收款聚合码


  近日,银联旗下的云闪付表示,应近期监管要求,平台将对个人收款码产品进行规范调整,目前已经暂停新增申请个人静态收款码。而多家银行则针对商户推出了聚合收款码,支持一码多用,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宝、掌上银行等方式扫码付款,收款资金可直接清算到银行账户,且收银台上无需再放置多个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