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物流供应链创新项目有哪些(现在有什么创新项目)

3月8日,全球知名商业杂志《FastCompany》正式发布了“2022年十大创新物流供应链公司”榜单。


丹东草莓不物流仅受到消费者喜爱,还造就了一个富民产业


重构农产品供应链


从默默无名成为年货爆款,丹东草莓用了30年。20世纪90年代,东港草莓处于家庭式的生产经营状态,全市草莓栽培面积仅2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草莓味道也不如现在。


2008年,已经种了5年草莓的马廷东始终没赚到钱。新项目这位后来的东港草莓供应链协会会长认为,发展草莓事业必须要找到一条新路。再后来,马廷东决定改种鲜食“红颜”99草莓。红颜草莓的气味、口感、果型等指标均符合优质鲜食草莓的标准。


2020年12月,马廷东参加首届多多农研科研大赛后,感觉大开眼界。他说:“通过上市时间反推,控制温度、水肥,就能控制上市的时间,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021年,东港另一家草莓合作社玖玖农场引进了多多农研大赛获胜队智多莓公司的AI技术。通过智能水肥、温控、植保等策略,何时施肥、施肥多少、是否需要什么降温加湿,都可以交给AI,计算出最优的方案。


独特的地理环境,运行良好的合作社组创新织和领先的种植技术,让丹东草莓脱哪些颖而出,但要开辟全国市场,还需搭乘一艘“更快的船”。


今年,不少丹东种植户的草莓入选了拼多多百亿补贴年货节。用更严格的标准审核每一颗草莓,从采摘到分拣,再到打包发货,最快8小时就能完成。为了防止草莓冻伤,每一箱都用保温袋包装。


取代层层分销,选择将原产地直通消费者,拼多多希望借什么此绕过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加价环节,让农民对农产品定价有更多话语权,也让消费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


据悉,与传有统电商供应链相比,拼多多通过“原产地直发”的模式,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降低了20%~40%,且在物流搭建和运营成本上也有明显的降低。


不过,生鲜农产品的生意还远没这么好做。由于部分偏远产地的交通不便,加之绿叶蔬菜、纤维水果等农产品对运输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农产品快递运输成为了摆在拼多多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此,拼多多致力于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据启信宝显示,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3月30日公开冷链运输方法、冷链运输网络建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专利。


拼多多也积极与快递物流企业展开合作,走好生鲜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据悉,拼多多与顺丰、中通、圆通、韵达、极兔、邮政等快递企业都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另外,在业务创新方面,拼多多CEO陈磊在2020年推出了“多多买菜”等创新业务,旨在推动农业从种植、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链条革新。“‘多多买菜’与拼多多对中国农业产业的长期愿景高度一致,将致力于推项目有动建设为中国所有消费者和农民服务的新的农产品基础设施。”


重构农产品供应链,拼多多的努力没有白费。在2021年的“农货节”期间,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群众采摘的新鲜松茸,在拼多多全程冷链物流的加持下,最快48小时即可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布局与创新,目前拼多多已然打造了专属的农产品流通的超短链路,实现了高效率、低损耗的农产品运输。


“新农人”的热土


拼多多深知,想要振兴乡村,不仅要重构农产品的供应链,还要注重另一个核心因素——人才。


早在2018年,时任拼多多新项目副总裁的葛爽表示,拼多多将着力扶持“新农人”,继续倾斜资源,做到精准帮扶。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通过农产品上行的“模式创新 人才培育”两大核心体系,拼多多已成功带动全国超过1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之际,拼多多更进一步,宣布开启新一轮的10万“新农人”培育计划,不断完善“新农人”的人才引入机制和本土培育机制,强化乡村的人才支撑,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持续助力。


伴随着培育计划的开展,不少“新农人”在拼多多的平台上崭露头角,获得了大众的关注。


2017年,从大凉山走出去的95后空姐何爽被水果电商的潜力所吸引,决定辞职回到会理,在拼多多上销售家乡的石榴。


2019年,何爽累计卖出了131万单的会理石榴,收入2500万元,加上店铺内售卖的芒果等其它水果,2019年的销售额超过了3500万元。


次年,何爽租下了一个1700平方米的仓库,并建起了占地2800平方米的冷链分拣一体化仓储中心,为150余名村民提供了阶段性务工岗位,还带动了当地其它农产品走上电商之路。


像何爽一样的“新新农人”哪些不在少数。据拼多多在2021年12月发布的《2创新021新新农人现在成长报告》来看,截至2021年10月,拼多多平台上的95后“新新农人”已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其中,在“新新农人”涌现最多的地区中,山东省排名全国第一。而在新疆、青海、西藏项目有、云南等地区,“新新农人”的数量在两年内增长了近4倍,上述地区成为了“新新农人”增速最快的地区。


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拥有高学历、经营管理理念、创新意识的“新新农人”正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农业建设,带动当地农户实现有创收,成为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力量。


拼供应链多多的农业梦


作为拼多多的核心战略,农业自然获得了拼多多持续的重投入和不断的加码。


2021年8月,在第二季财报的发布会上,拼多多宣布投入100亿设立“百亿农研专项”,由CEO陈磊亲自担任项目一号位。据悉,该项目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旨在面向农现在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普惠科技。


事实上,这并不是拼多多对农业科研领域的首次高调投入。


科技究竟能给农业带来怎样的想象力?拼多多动员了年轻一代的科研人才共同探索智慧农业,将技术的成果播撒到中国的田间地头。


自2020年起,拼多多就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技术指导下,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每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以期利用科技创新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物流率,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路径。


在2020年的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来自全球的多位青年科学家们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卷积算法等AI技术,成功在拼多多的农研基地内培育出了AI草莓。


相关数据显示,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AI技术将草莓产量提升了近200%,且投入产出比平均值提高了75%以上。


在2021年秋季,又有4支AI战队脱颖而出,进入“第二届多多农研大赛”的决赛。他们奔赴了位于云南的“多多农研基地”,将通过数月的种植培育,比拼谁能够种出最优质的AI番茄。


文森特梵高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