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桂林高新区总投资近40亿元的
8大重点企业税产业项目迎来集中开工建设
其中“高新技术智造”企业占据90%
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
近年来桂林高新区走向了
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园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发国家展动能不断增强
走上了一条由制造到“智造”的进化优惠政策之路
主打“校友牌” 引进高新企业
近年来,桂林高新区实施精准招商、回归校友创业招商政策,自2016年9月到2019年1月,桂电校友双创基地共引进35家企业,总企业注册资本达1.7亿元。桂林高新区为其提供办公场地1.2余万平方米,发放补贴启动资金800万元,异地高管住房补贴资金20.88万元,在政策红利的推动桂林下,相继回归企业共有员工320余人,其中回归高管84人。
除了校友牌,桂林高新区还配套出台《新型工业发展实施办法》《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等12个政策性文件,为提升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撑。主动破解企业扩能增产与土地供求的矛盾,积极推进与灵川合作共建花江产业园,与平乐、雁山、叠彩合作共建产业园。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完善园区人才公税收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
华安鑫创汽车智能生态产业园项目就属于桂电校友回归创业。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总规划用地面积150亩,拟分三期推进。拟建成汽车大数据处理中心、智能汽车电子终端研发中心、智能汽车电子终端制造中心,全面投产预计产能可达50税收万套/年,营收超过65亿元,年综合纳税不低于3亿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桂林市政府和桂林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顺利落地,实现了合作共赢。
减负增效为高新企业筑暖巢
企业不仅要招进来,还要留得住。为此,桂林高新区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减环节”“减事项”“减时间”,以“一扇门、一套材料、一张网络、一个工作日”为标准建立常态化企业开办服务模式,企业开办由7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原本需提交23份材料缩减成现在的7份,并由窗口受理人员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一次性收齐,全流程以系统对接、数据共享等形式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复用”,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同时,园区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上,落实系企业列优惠政策,构建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扫除税收政策方面的障碍,全力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机制,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全面实施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建立项目云服务平台,实现所有项目纳入在线并联审批。
广西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稳定器并推出共计4大系列、80多个产品。该公司财务总监表示,其公司产品在桂林高新区享有出口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多项税收优惠政国家策,2017年度累计获得出口退税及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款为2300万元,2018年度这些税收优惠政策达到3000万元。桂林高高新技术新区的税收政策优惠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让企业“住”得舒心。
数字集群让高新企业添动力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桂林高新区主动作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深化与腾讯、东盟信息港等知名企业战略合作,引入2-3家企业税数字经济知名企业或企业集群。加快推进光隆光电激光器芯片项目(二期)、飞宇智能摄像稳定器产业桂林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坤鹤等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启动“云上高新”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推动传统产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持续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推广应用,积极培育一批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园区也将在今年继续打造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和十大产业园,以“打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高端产业生产基地、创新创业先行基地、产学研融合发展基地”为依托,加快桂林高新区“智造”进化的速度,实现升级强化。
在数字产业的沃土中,一批明星高新企业脱颖而出。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于2011年落地桂林,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高端输配变电设备行业中的代表性品牌,公司年产值也从近3亿元逐步扩大到6.8亿元、10亿元,到今年预计产值12亿元。而说到企业发展的“诀窍”,那就是科技创新。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耿潇介绍,近年来桂林高新区下大力重点引导和培育有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企业申请相关转型升级政策福利,企业将智能化系统覆盖到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的每一个流程当中,为企业发展插上翅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