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北区紫薇路,如今已是重庆又一个潮流聚集地。
小巧精致的nomi餐厅。
truman餐厅外坐着正在看书学习的年轻人。
紫薇路上专做东南亚菜的cas cas店铺。
夜幕下的洪崖洞。
解放碑商圈里的好吃街,人潮涌动。
改造一新的十八梯延续了800年重庆母城记忆。
位于江北寸滩的“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从消费的影响因素来看,最重要的是创造产品和服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吸引本地、周边、国际的消费者来到重庆消费。尤其在吸引国际的消费者人群方面,要提炼重庆的山水地貌、城市人文风情及传统文化,以及产业投资政策的营商环境等,通过塑造重庆城市的未来品牌形象,激发消费者的向往需求。”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重庆要加快把独特的交通优势转化为消费优势,把领先的智慧产业优势转化为智慧商业、智慧商圈、智慧城市、智慧消费等优势。
重庆市文旅委相关专家表示,重庆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和移民文化于一体,是世界著名的山水之城、魔幻之都、美食之都、温泉之都。下一步,重庆要创新文旅消费供给,研究国际消费习惯,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国际消费环境标杆城市。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认为,重庆要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中突出集聚和示范功用,发挥标志性商圈的引领作用,增强两江四岸核心区、夜间经济的引擎作用。
同时,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能带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辐射效应能刺激周边卫星城市的产业升级甚至再造。
“重庆、成都各有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两座城市的领事馆、商务代表处加起来超过30个,是除上海、广州外,外事机构最密集的区域,再加上国际友好城市、中欧班列、陆海国际新通道等平台,完全可以丰富重庆、成都两地的全球推广渠道。”受访专家们乐观地表示。
回到曾女士的nomi店,她的生意正和紫薇路其他商家一起成长。
截至目前,紫薇路商业体量的月均客流量达到6万人次。因为聚集了众多高品质、多业态、风格化的网红店,紫薇路被称为重庆的“小曼谷”、“小清迈”、“小巴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前去探索、消费。
毫无疑问,紫薇路已经成为高品质社区生活的一张名片,也是重庆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一个见证与诠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