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想方设法给老百姓传递着一种安全感。银行一般会设立在繁华地段的一楼,“一楼”在心理上,比高楼层给人感觉安稳。银行的广告对外宣称:当暴风雨来临时,我们将给广大群众撑起一把保护伞。
但是把钱存在银行真的就万无一失吗?实际上银行有盈利的时候,也有亏损的时候,银行是可以宣布破产的。
银行即将倒闭的风吹草动散布出来时,就有很多人产生恐慌,他们担心自己的血汗钱难道就这样打了水漂?于是大量人群涌入银行去把存款取出来,这时就会出现挤兑潮。
早在2015年,为了安稳民众的担忧情绪,存款保险条例就出台了。条例揭示:如果银行破产了,存款人的本金利息都会保,但是赔付是限额的,最高为50万元。所以提醒大家,不要把所有鸡蛋(钱)放到一个篮子(银行)里。
虽然银行的利率相对股票、基金等的收益要低,但是谨慎型的客户还是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因为相对安全。真是这样吗?
最近,山东枣庄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事件。2009年孙女士把100万元存到了枣庄农商银行,她想到钱进了银行就安全了,就没有去管这件事了。五年后,孙女士去该银行取款,存款的余额居然只有1元钱了。孙女士把银行告了,银行却质疑孙女士的存折是伪造的,还怀疑孙女士的财产来路不明。
2020年12月,法院的判决是:银行支付孙女士存款与利息。然后银行就开始了拖延战术,一直没有把钱支付给孙女士。
孙女士为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钱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直到今年7月1日,法院强制执行,加上舆论热议发酵,该银行才很不情愿地履行责任。
银行出了一个情况说明。该情况说明给人感觉就三个字“不真诚”,措辞特别官方,丝毫没有悔改之意,没有一丝“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当客户孙女士出现了存款无故变少的情况,她肯定是很着急和担忧的。银行方面不仅没有安抚客户,还对客户产生了质疑。银行说客户的取款凭证是伪造的,那么银行就应该提供孙女士存款凭证是虚假的证据,而不是要客户孙女士提供在该银行存了款的证据。
银行说“调查不实的,要依法申诉。”这个依法申诉,意思是银行要翻盘?这是真诚解决问题的态度吗?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图的就是一个安全,你给足了大家安全感吗?这个事情出了后,大家出现了担忧,银行的情况说明又写得如此官方和冷漠,大家还敢不敢把钱存到你这里?
枣庄农商银行,请你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敷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