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成都市财政局工作职责(成都市财政局下属单位有哪些)

织密社会工作“四级网络”


延伸基层民生服务臂力


——专访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孝军








以民为本,回应需求


破解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不足难题




记者:


成都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下辖3043个城乡社区,近2万个城镇小区(院落)。今年年初,成都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涉及民生、发展、建设、治理等方面。面对专业化、精细化城乡治理大考,迫切需要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成都市为什么把织密社会工作“四级网络”作为提升基层民政服务的抓手和切入点?


张孝军: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指示,对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工作提出更高要求。2020年10月,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在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点,撬动基层民政力量全面强化和民政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近年来,成都市基本民生保障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民政服务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服务需求相互叠加,基层服务力量不足、专业人员匮乏、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突出,服务难以实现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成为基层民政等民生服务的短板。


今年2月,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让生活更美好”,对新时期民政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要求民政工作由基本兜底保障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基本生活保障服务转变。


推进社工站(室)建设、引入社工人才服务是提升民政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是民政系统的重要工作安排和创新举措。今年4 月,成都市民政局、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社工服务站(室)建设,建点成网,逐渐形成由市级社工支持中心、区(市) 县社工总站、乡镇(街道)社工站和村(社区)社工室组成的社会工作四级服务体系,以规模化社工站点夯实基层民生服务阵地,以规范化社工服务提升民生服务水平,着力打通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和堵点,实现“最后一米”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补齐民政事业发展的短板,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平台支撑和专业力量。



▲武侯区金花桥 - 簇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金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有爱·无碍”精神残障人士手工教育小组活动




整合资源,明确任务


实现全覆盖、零距离服务




记者:


据了解,成都近年来高度重视社区社会工作发展,2020年相继出台了《成都市关于加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助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实施意见》等“1 2”制度,今年又出台了《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那么,成都市社会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社会工作“四级网络”又如何建设?


张孝军:


我们按照“养事不养人”的总体思路,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统筹、部门配合、镇(街)推动的原则,采取项目化推进、社会化运行、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方式,要求到2022年基本形成“功能齐全、运行规范、服务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四级网络”。“四级网络”的建设主体和职能分工各有不同。


首先,社工支持中心由市民政局建设。具体职能为制定社工站(室)服务标准,促进“四级服务”自律,汇集调配“四级网络”服务资源,掌握各级站(室)运行情况,开展督促指导和宣传推广工作,参与社工服务政策制定等,协助做好全市社会服务工作。


其次,社工总站由各区(市)县民政部门建设。具体职能为推动社工站(室)规范化建设,培育示范社工站(室),开展专业督导服务, 链接、整合资源支持社工站(室)开展服务,协调推动政府向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帮助解决社工站(室)服务中相关问题、困难,协助开展辖区社工项目信息发布、宣传工作等。


再次,社工站由乡镇(街道)建设。具体负责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残障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发展治理等社会服务;分析群众诉求,为社工室提供专业支持、调配服务力量、配置服务资源,协同社工室开展服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统筹辖区社工站(室)延伸承接其他民生服务事项。


最后,社工室由村(社区)建设。具体负责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残障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发展治理等社会服务,收集群众诉求,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对政府救助后仍有困难或政府救助政策无法覆盖的低保及低收入困难人群、特殊困难老年人、散居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困难残疾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服务对象以及其他困难群众,通过链接社会资源等方式实施关爱援助服务。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等。




记者:


在社工服务“四级网络”建设中,成都市如何对原有服务体系中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整合协调?


张孝军:


我们提出对人、财、物进行“三整合”。


首先是整合本级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和站点,依托现有服务综合体、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载体建设社工服务站(室),鼓励“一室多用”,要求一年建成、两年规范。


其次是整合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现有服务人员,通过加速考试认定,促进基层现有服务人员转化为社工专业人才。开展社工实务实训,每年对社工服务(站)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站(室)工作人员政策懂、对象熟、专业精,还可通过购买机构、岗位服务或项目化方式,按规定足额配备人员。此外,我们通过建立本地督导服务共享机制,开展外部督导服务,加强服务绩效评估,提高社工服务站(室)专业服务质量。


最后是打通各类资金使用渠道,整合养老、救助、社工、社会组织等各类可用资金,合理利用社区保障资金和辖区资源,引入人社、妇联、残联等其他民生部门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支持,统筹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建设。


2021年,我们要建成1个市社工支持中心、23个区(市)县社工总站、261个镇(街道)社工站,全面建设城乡社区社工服务室。




记者:


成都如何厘清“四级网络”中的各级服务职责边界?


张孝军:


为厘清社会工作服务站(室)服务职责边界,我们提出“三明确”。


一是明确“为谁服务”。社工服务站(室)要围绕民政等民生部门下沉服务事项和服务要求,以低保及低收入困难人群、特殊困难老年人、散居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困难残疾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服务对象以及其他困难群众为重点,按照社工服务站(室)服务指导目录(第一版),结合各地实际,分级分类精准提供社会服务。


二是明确“谁来服务”。行政性工作和带有审批、审查、审核性的工作,原则上由各区(市) 县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 按规定落实;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残障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发展治理等领域的辅助性工作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由社工服务站(室)承接,充分调动小组长、楼栋长等社会力量协同服务。


三是明确“怎样服务”。立足民政等民生服务事项,社工服务站(室)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制订服务计划,通过开展家庭支持、社区融入、能力建设、心理疏导等服务,实现辖区民政对象“全覆盖”“普惠制”“零距离”服务,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惠民政策及时精准送达群众。


▲武侯区晋阳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入户走访群众




分层分类,四级联动


加速社会工作服务提档升级




记者:


《方案》提出,“四级网络”间要建立联动服务机制,请问如何实现各级之间的联动?


张孝军:


社工站(室)各级之间的联动,首先是社工支持中心与社工总站建立资源调配机制,通过定期收集、督导评估等方式,充分掌握各级站(室)运行情况,根据重大或疑难个案、群体服务需求以及各级站(室)之间存在的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着力汇集相关服务资源,合理有效地指导和调配。


其次是各区(市) 县民政部门与社工总站建立业务工作协调机制,定期梳理和研究民政等民生服务相关工作,作为本辖区民政等民生服务研究协调的重要手段,更好地推动相关领域工作明确思路、制订计划和落地实施。


最后是社工总站、社工站及社工室建立联动服务机制。社工室对收集的群众诉求定期整理报送乡镇(街道)社工站,社工站研究分析群众诉求,结合社工室服务整体需要,为社工室提供专业支持、调配服务力量、配置服务资源,并分派人员协同社工室开展服务。社工总站通过专业督导服务、强化考评等机制,了解发现辖区社工站(室)服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链接、整合资源,指导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和困难,持续提升社工站(室)服务水平。




记者:


《方案》提出,社工站(室)建立“前台全科式、后台专业化”分类服务机制,能介绍一下这个机制吗?


张孝军:


我们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统筹、分级负责的方式运行管理社工服务站(室),明确了社工站(室)功能建设、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要求, 在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工室,建立“前台值守接单服务、后台专业分类”服务机制。聚焦基层民政等民生服务具体事项,制定《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室)服务指导目录(第一版)》,根据站(室)人员分工,确定专职或兼职“前台” 角色性质的人员,接待受理群众诉求,按类别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站(室)功能和设施设备条件,由“后台”服务团队分层、分类提供服务,打破业务条块分割,提高服务效率,实行专业分类,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精细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室)服务指导目录(第一版)》中,社工站(室)服务领域涉及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障服务等八大领域45项服务,您认为通过社工服务“四级网络”建设,将会给民生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怎样的变化?


张孝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城乡社区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我们把社工站(室)定位为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平台、民政等民生部门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和专业化载体。成都社工站(室)聚焦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障服务等八大领域45项服务,旨在发挥社工站(室)“两精两专”的作用。“两精”是指精准和精细,精准包括对象精准、需求精准、政策精准,精细包括供需精细、服务精细、评估精细。“两专”是指人员专职、服务专业。通过社工服务“四级网络”建设,切实增强基层民生服务水平,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社工服务“四级网络”建设涉及基层民生服务水平、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工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任务。随着相关政策和机制的建立健全,我们将努力探索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民生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在科学布局基层民生服务阵地、精准实施民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壮大基层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规范指引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




责编:夏学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