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医务室在银行开户(医院银行开户需要什么资料)

一、医疗机构服务宗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



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一)《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二)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三)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


  (四)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六)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请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登记的,还应当提交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清单、卫生技术人员名录及其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六条 登记机关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按照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时限进行审查和实地考察、核实,并对有关执业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经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印制。


  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执业登记申请的受理时间,自申请人提供条例和本细则规定的全部材料之日算起。


  第二十七条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


  (一)不符合《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


  (二)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三)投资不到位;


  (四)医疗机构用房不能满足诊疗服务功能;


  (五)通讯、供电、上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正常运转;


  (六)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符合要求;


  (七)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不合格;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


  (一)类别、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所有制形式;


  (三)注册资金(资本);


  (四)服务方式;


  (五)诊疗科目;


  (六)房屋建筑面积、床位(牙椅);


  (七)服务对象;


  (八)职工人数;


  (九)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


  (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登记事项。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除登记前款所列事项外,还应当核准登记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因分立或者合并而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因分立或者合并而新设置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设置许可和执业登记;因合并而终止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注销登记。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注册资金(资本)、诊疗科目、床位(牙椅)的,必须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的《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


  (二)申请变更登记的原因和理由;


  (三)登记机关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一条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必须按照前条规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范围内变更登记事项的,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因变更登记超出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的,由有管辖权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迁移,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向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外迁移的,应当在取得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给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经原登记机关核准办理注销登记后,再向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第三十三条 登记机关在受理变更登记申请后,依据条例和本细则的有关规定以及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行审核,按照登记程序或者简化程序办理变更登记,并作出核准变更登记或者不予变更登记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停业,必须经登记机关批准。除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医疗机构停业不得超过一年。




三、医疗机构的校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 床位在一百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校验期为三年;其他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一年。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三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


  办理校验应当交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六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校验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完成校验。


  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可以根据情况,给予一至六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一)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二)限期改正期间;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不得执业。


  暂缓校验期满仍不能通过校验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四、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五十一条 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帐户、牌匾以及医疗文件中使用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使用两个以上名称的,应当与第一名称相同。


  第五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废弃物,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


  第五十三条 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十五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十年。


  第五十四条 标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不得买卖、出借和转让。


  医疗机构不得冒用标有其他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


  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第五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第五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和有关教材,督促医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


  第五十九条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和失效药品以及违禁药品。


  第六十条 医疗机构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只作是否死亡的诊断,不作死亡原因的诊断。如有关方面要求进行死亡原因诊断的,医疗机构必须指派医生对尸体进行解剖和有关死因检查后方能作出死因诊断。


  第六十一条 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对患者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并取得患者家属和有关人员的配合。


  第六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家属。


  第六十三条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由登记机关核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六十四条 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未经许可和变更登记不得向社会开放。


  第六十五条 医疗机构被吊销或者注销执业许可证后,不得继续开展诊疗活动。


五、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七十七条 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因擅自执业曾受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处罚;


  (二)擅自执业的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


  (三)擅自执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四)给患者造成伤害;


  (五)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


  (六)以行医为名骗取患者钱物;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七十八条 对不按期办理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又不停止诊疗活动的,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在限期内仍不办理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七十九条 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转让或者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以营利为目的;


  (三)受让方或者承借方给患者造成伤害;


  (四)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给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八十条 除急诊和急救外,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情节轻微的,处以警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


  (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三千元以下;


  (二)给患者造成伤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三千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三千元以上;


  (二)给患者造成伤害;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八十一条 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任用两名以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二)任用的非卫生技术人员给患者造成伤害。


  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


  第八十二条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延误诊治的;


  (二)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给患者精神造成伤害的;


  (三)造成其它危害后果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三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


  (一)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二)连续发生同类医疗事故,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三)连续发生原因不明的同类患者死亡事件,同时存在管理不善因素;


  (四)管理混乱,有严重事故隐患,可能直接影响医疗安全;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也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填写《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