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石门一路建设银行开户行(龙门大道建设银行开户行名称)

老早荡马路买东西,除了去南京路、淮海路,石门一路也是市中心名气蛮响的一条马路。它可曾是“服饰一条街”,比后来的襄阳路市场要早几十年。那一带有一大片石库门老房子——大中里,现在已经成为商业综合体“兴业太古汇”的所在。生长在大中里的小孩,很多都在民立中学读书,家里跑过去一点点路,近得“弗得了”。


石门一路近威海路附近成片的石库门里弄街区,构成最具上海特色的城市纹理,这里就是著名的“大中里”,现今经过城市更新改造,这里建成商业综合体


石门一路吴江路


旧时称为同孚路29号的万昌地毯店


南京西路石门一路口的开开百货


上世纪初,此地曾是一片农田,间有杂草丛生的墓地。1925年,颜料商奚鹤年以其妻刘莲仙的陪嫁地产,在此投资兴建房屋。因为当时侵华军队多以“大英”、“大日本”自称其国,故业主以“大中”命名此弄,表示“大中华”之意。


动迁中的大中里


舒阿婆和丈夫、儿子、儿媳四人合影


现在小舒也差不多要到当时爸爸的年纪了。他拿着老照片给奶奶看,奶奶像是想起什么似地说:“喔,那时,拍照片算是好东西,有人给你拍照片,所以拍一张,就很有趣。不像现在照片不值钱。”


靠墙角落里是一只碗柜,上面放了电饭锅和电水壶。窗前的小茶几上铺着桌布,上面摆了两盆绿植。喝水的玻璃茶杯搁在一旁。窗的另一边,和碗柜对应的是书柜,上面两层有推拉的玻璃门。书柜对着沙发,后者铺着蓝灰色布套。麻将台子背后排列着两张单人的小床,床边的“夜壶箱”(床头柜)上配了一块玻璃台面,台面下压了一块镂空小花台布。柜子上一台黑色电话机也盖了一块布。这是那一代人普遍的一个生活习惯,用来挡灰。这个房间里,所有东西都整整齐齐。


小舒和邻居的孩子在一起玩耍


大中里90号,小焱原来的家门口


曾经薛亮家的窗口


虞家阿婆烧得一手好菜,还经常分送给邻居吃。小时候,小舒经常循着她家飘出的菜香过去,“不给也不行”。即使后来小舒不住在那里了,回去看看的时候,虞家阿婆也会从菜碗里夹一块给他吃,一边说:“你奶奶没做过。我知道你们不做这个。”


卫家阿伯养了许多花,每天照料它们要个把小时


清扫工阿跷


遇到探头探脑的可疑之人,他会加以盘问。遇到相熟的邻居,他跟人打招呼,人家就停下和他聊几句。在大中里,他几乎认识所有人,知道各家的底细,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只知道外号阿跷,这是因为他右腿残疾,走路一跷一跷得来。


那时候,小舒和哥哥都喜欢在家里的窗前往下看,看人,可以看一两个小时,觉得特别有意思。他们家的位置正好是个丁字路口,“很多事发生在这里”。


“大中里项目”被作为商业地产项目开发,最先启动的保护建筑即原民立中学的移位工程。


它是一幢欧洲城堡式样的花园住宅,走进这里,地上的花砖依稀可见,雕花的木楼梯十分精致,楼道里的欧式廊柱高大气派。


对于住在大中里的小舒来说,民立中学是他的母校,也是包括他哥哥在内,弄堂里大部分孩子的母校。上世纪80年代,如果在民立上学,有一门课学得很差,老师就会拿这位同学的兄弟姐妹来比较,“让你很尴尬”。


小舒家楼下的那条弄堂,就是他上学必需经过的。家和学校近到他基本上是听到铃声才去上课,也就“造就”了他老迟到的毛病。执勤的同学,或是在教室里打扫卫生,还会用玻璃窗的反光来照他。


“那时,我老从我们家的屋顶那边串到这边来。我喜欢自己一个人踩屋顶。比较舒服,比较有独行侠的感觉。”小舒回想着那会儿的光景,童年的他觉得屋顶很神奇,就像月球一样,那时候没什么高楼,一上屋顶就感觉很开阔。大人们自然不会跑到屋顶上乘凉,小孩爬上去也没人会说。小舒和伙伴们偶尔爬上屋顶看烟火,“人民广场放,这里能看到”。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