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青岛年底税务筹划系统哪家优惠(青岛税筹优化)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青岛又有大动作。


12月22日,青岛召开推进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大会,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协调推进专题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同期举行,对轨道交通装备这个青岛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面向未来的全面布局。



青岛市副市长耿涛在会上表示:“今天这次会议,就是要按照车辆装备制造带动‘研发设计 工程建设 运维服务’协同发展、横向拓宽、纵向拉长的思路,精准制定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全景图,提质增量全面推进我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


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新出台的《推进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包括无线经济科创园项目、轨道交通和汽车减震器设计制造项目、油压减震器生产基地项目等在内的7个补链延链强链项目现场签约。



“重仓”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再造发展“擎天柱”,青岛的目标直指5000亿。


根据方案,青岛力争到2025年,全市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带动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0亿元;到2035年,产值规模达到2500亿元,带动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


能立下这么宏伟的目标,证明青岛对本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积累和实力的充足信心——2021年初,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先进制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成为全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但着眼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青岛打造这个发展“擎天柱”的过程,注定是一个“踏遍群山觅真知”的艰苦攻坚过程,体制机制改革、重点项目招引、关键技术突破等硬骨头要一个不少地啃下来。


目标5000亿,青岛有自己的实现路径。



01


针对短板精准攻坚


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青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规模已经位于全国前列。


全球首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中国首列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复兴号”动车组和首列城际动车组等一系列极具标志意义的轨道交通大国重器,均是青岛制造。



青岛目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超过260家,规上企业超过110家,累计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占全国在营高速动车组的55%,城轨地铁车辆占20%;拥有国字号技术研发中心13个,其中国创中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先后入选了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库和青岛市首批工业产业集聚区。


但对标同样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闻名的湖南省株洲市,青岛仍有许多短板。首先是45%的本地配套率显著低于株洲的70%;其次是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够紧密,本土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拉动仍有较大空间;再次是相关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仍待提升,行业应对市场波动和下行风险的能力不足。


根据方案,青岛将针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一系列发展痛点精准施策,按照“龙头引领、创新驱动、项目支撑、园区集聚、平台赋能”的发展思路,筹划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


强化政企协同,为本地企业争取更多市场订单,借助济南地铁二期、青岛地铁三期规划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省内市场规模效应,实现“山东地铁青岛造”;发挥中车四方股份和青岛地铁集团的“双龙头”引领优势,培育起本土产业生态;依托国创中心及各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行业技术攻关、技术转化、标准制定、创新创业的策源地;争取吸引落地更多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重点项目,用项目落地实现补链延链强链;支持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协会、青岛地铁协会等行业组织发挥平台作用,争取打造国内顶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展会,放大“双招双引”效能。


同时,青岛还将进一步聚焦优质资源,按照“一核两园”的空间布局架构,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为核心,以中车四方智汇港、青岛(即墨)轨道交通产业园为拓展,集群式布局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02


列出8大攻坚任务


明确详细攻坚目标


方案中,青岛围绕如何补短板、实现5000亿全产业链产值的远期目标,设置了包括整车研发、新材料、本地配套率、高速磁悬浮、维保服务、检测认证、机电设备和基建工程装备、产业融合等在内的8大攻坚任务。


其中,中车四方股份、四方庞巴迪、中车四方所等龙头企业、核心配套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无论是整车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还是碳纤维车体,铝、钛合金等新材料在轨道交通装备上的应用,牵引传动、列车网络控制、制动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配套,以及车辆检修、认证服务等延伸产业链条的功能完善,都要依托龙头企业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行业影响力,配合针对缺项的精准“双招双引”来落地实现。


创新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方案中直接点名了要实现科研攻关或市场应用的新技术,涉及到牵引、控制、制动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部件研发、核心技术突破,每一项任务都列出了具体的目标。不仅如此,相关上下游企业也都被一一梳理出来,本地的着重扶持培育,本地欠缺的则做好精准招商工作。


目前,青岛已经明确要打造“五个一流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就是其中之一。在“全市一盘棋”,同时突出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思路下,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将继续作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域,持续做大做强,切实做成全国轨道交通产业的示范标杆功能区;


即墨产业园,主要围绕后续产业制造板块的主要承载地,缓解示范区的承载压力;


中车四方智汇港重点发展符合市北区产业定位的轨道交通领域的楼宇工业和“四新经济”。


03


交通装备产业:


短期虽有波动,长期潜力巨大


不可否认的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今年遭遇了一些市场挫折。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线网的不断完善,“大开大合”的市场机会必然会减少。同时,随着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再收紧,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也迎来了低谷期。此外,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疫情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装备的国际订单。


但这只是短期波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机遇期仍然存在。


最为直接的市场层面,虽然国家一再收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但对于青岛这样的上升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并未收到显著影响。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关于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批复》,三期建设规划共获批7个项目,长139公里,包括新建线4条:5号线、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延伸线3条: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



根据公开报道,在相关部门和区市的支持下,青岛地铁正全力推进三期开工筹备工作,今年年底前实现2号线二期、5号线和7号线二期三条线路的开工,创造“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开工”的“青岛速度”;明年上半年争取实现其他线路的开工,力争三期规划早建设、早投用、早受益。


这是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未来的增量市场


同时,今年发布的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国高速铁路要达到7万公里,而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4.6万公里,高铁实际通车里程已达3.79万公里,这也是青岛的产业机遇


据国际轨道交通行业数据分析预测,未来每年全球客运轨道交通市场需求约1350亿美元。青岛作为“一带一路”双节点城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行城市,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城市,在国际合作中具有天然优势,这又是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有可为的市场空间。


因此长期来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机遇期仍然存在,只要青岛练好自己的内功,完全可以在产业发展机遇期内大展拳脚,尽快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规模5000亿的宏伟目标。



taojunhezuo@163.com


涛君期待与各界精英携手共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